为丰富研究生、青年博士,科研教师的学术活动,近期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学术大讲堂”活动持续在线上举办,主题涉及人工智能及智能算法。11月22日邀请深圳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牛奔作题为《群体智能优化方法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11月25日邀请国家杰青,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博士生导师,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丛杨研究员作题为《机器人在线视觉感知》的学术报告,11月30日邀请天津大学讲席教授,国家杰青雷建军作题为《3D视频智能编码与处理方法》的学术报告,各场学术报告会场场爆满,学院青年教师、硕士研究生共计近1000余人在云端听取了报告。
牛奔介绍了利用群体优势来解决传统优化算法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重点提出了群体智能优化方法的提升方向及应用领域;丛杨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制的水下机械臂为例,着重对水下图像的视觉感知与处理,机器人的泛华能力以及自主在线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分析;雷建军则主要针对3D视频技术的发展和趋势进行了阐述,对智能编码以及相关处理技术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新的思想和见解。
报告结束后,学院科研教师、青年博士教师以及研究生结合各自的研究方向,同各位专家进一步的讨论,各位专家一一进行了解答和分析,并诚挚地邀请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人员到各自的领域进行深度交流。自动化学院院长高宏伟教授对各位专家能从繁忙的研究工作中抽出时间来进行学术交流深表感谢,认为人工智能及智能控制算法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愈来愈广泛和深入,这几次连续的主题学术报告会,拓展了大家的学术视野,尤其是对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了研究思路和今后科研深入的方向。(文/蒋强)
附:专家简介
牛奔,深圳大学教授,深圳大学、澳门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华体汇官网兼职硕导。长期从事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智慧医疗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科研工作。20、21年连续两年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丛杨,国家杰青,博士生导师。机器人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辽宁省机器智能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机器人视觉、机器学习、医学影像分析、大数据处理以及机器人伺服等科研研究。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自然学术成果特等奖获得者。
雷建军,国家杰青,天津大学讲席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视频编码,3D视频处理,计算机视觉等。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